2020年寒假,被突如其来的疫情拖延至今。在全国上下一心抗“疫”的“冬天”,哈尔滨剑桥学院青年学生们纷纷挺身而出,冲锋在前,用“越是艰难越向前”的勇毅行动,担当起了一份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。
国难当头,匹夫有责。为打赢这场攻坚战,哈尔滨剑桥学院153名青年志愿者在黑龙江省、吉林省、辽宁省、河北省、山西省、四川省、安徽省、甘肃省、内蒙古自治区等一线地区坚守奋战,立足城乡社区,协助相关工作人员开展疫情防控宣传、政策措施解读、人员情况排查、稳定所在社区人员情绪等志愿服务,科学有序地投身在疫情防控工作之中。截至今日,已累计志愿服务近7000小时。
我是党员,我先行动
哈尔滨剑桥学院2017级电子2班党员学生姜杉,深知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就是自己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的践行和体现。当他得知大兴安岭长虹社区招募疫情防控志愿者消息后,立刻主动请缨,冲到了防“疫”一线。
飘舞的雪花,刺骨的寒风,阻止不了志愿者前行的脚步。在疫情紧迫之时,姜杉不畏艰难,不惧危险,始终坚持工作在一线,用“我是党员,我先行动”的敢为人先精神,担当起了巡逻宣传、车辆人员登记、疫情排查等工作。经过长达一个多月的辛苦付出,他在国家和人民需要时,为家乡的防疫防控贡献出了自己的全部力量。
家人齐上阵,并肩战疫情
家是最小国,国是千万家。工商管理学院2016级会计1班姜琳琳,她的父母不仅都是党员,更是第一个走进隔离区的医护天使。父母的亲情感召,校团组织的正确引领,让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的姜琳琳主动请缨,毅然决然地加入了富锦市团市委开展的志愿服务队伍,担负起所在社区录入外省市乘坐铁路公路人员信息、整合疫情数据、社区信息排查登记、分类汇总存档、核实上报疫情防控信息等疫情防控工作。与一线战“疫”的战士们,共同践行了“全国抗疫,我来担当”的使命。
因父母工作在一线需自我隔离,姜琳琳与父母不能相见,只能微信交流,互相鼓励。舍小家,为大家,姜琳琳与她的家人一起投身一线,向世人展现了青年志愿者的风采与荣光。
国家有难,我来担当
“请您出示出入证”“您的体温正常”“疫情防控期间,不要串门,您请回吧”。教育学院2019级学前教育二班马静怡每天都在重复这样的话语。自疫情爆发以来,马静怡主动报名参加讷河市通南镇双乐村党员先锋队的志愿者工作。她不顾个人安危,克服各种困难,一直坚守在通南镇与讷河市卡口处,对来往车辆和人员逐个排查登记,确保出入人员的安全。为了让更多人得到居家生活保障,她还用自己的压岁钱采购了一些生活用品赠给双乐村的村民。在志愿服务中遇到村民情绪激动,不配合管理时,她会不耐其烦地讲解疫情的严重性及对他人的危害,及时化解矛盾,得到大家信任和好评,被称为“最具耐心的小姐姐”。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,社会将会更加美好。马静怡经常对她身边的人说:疫情面前,人人不易,只要我能做到的,我一定会全力以赴为那些需要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,把一名志愿者的精神与爱心传递下去。
志愿服务,我在路上
有一份责任虽然不能顶天立地,却能让人勇往直前。外国语学院2018级英语2班关静雯是一名十年如一日持续从事志愿服务的志愿者,她曾连续三年荣获黑龙江省关爱留守儿童“情暖童心、乡伴童行”公益服务项目优秀志愿者称号。
疫情蔓延伊始,关静雯就加入了海伦市共荣乡新革村志愿者服务宣传队。每天早出晚归,挨家挨户宣传防疫知识、传达权威防疫信息、解读防疫措施,并与工作人员一起自行制作标语,宣传防疫知识,提高辖区人员的防疫意识。随着防疫宣传工作的不断深入,关静雯越来越喜爱志愿工作,并默默地立下了誓言:身为剑桥学子,青年志愿者,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,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,只要国家需人民需要,我就会全力以赴,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!
奉献青春,守望相助
随着抗击疫情进入攻坚阶段,无数医务工作者舍小家顾大家,纷纷前往抗疫一线,被丢在家中的孩子成了他们最大的牵挂。为做好“最美逆战者”的后盾支援,共克时艰,哈尔滨剑桥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优势,在疫情防控期间,为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子女提供线上家教、心理疏导、学业指导志愿服务活动。
为确保未成年学生健康成长,不影响学生在学校的课程进度,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,特设定每次线上辅导时长均不超过1小时,辅导内容以巩固复习、梳理答疑为主的志愿服务。学习过程中,志愿者也会与学生们交流学习方法、考试技巧等。与此同时,志愿者也为学生们解答生活和心理上的困惑,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疫情,坚定抗“疫”必胜的信心和决心。
自疫情防控战打响以来,剑桥学子在校党团组织的领导下,不怕困难,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,积极投身家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,他们在祖国和家乡需要时,尽己所能,积极传播志愿服务理念、培育志愿服务文化、营造志愿服务氛围,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志愿者的风采。为共克时艰、抗击疫情做出了应有的贡献。